5月30日,重慶市人民檢察院“莎姐”維權團隊前往武隆區后坪苗族土家族自治鄉文鳳村,她們此行主要是為了勸返6名貧困輟學兒童。
“6個家庭中3個離異。”文鳳村第一書記邱靖杰介紹,有的孩子因為父母外出打工不上學,有的因為家庭貧困產生了厭學情緒,“在‘莎姐’維權團隊的幫助下,現在孩子們又回到了課堂。”
武隆區委政法委負責人介紹,后坪鄉是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。2017年8月以來,市委政法委扶貧集團對口幫扶后坪鄉,結合自身專業優勢,探索實踐“法治扶貧”,用法治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。
解開心結
邱靖杰原是市檢察院三分院的一名檢察官,2017年9月被選派到文鳳村任第一書記。
剛到村里,他就碰到幾件棘手的事情,有村民為爭地界打架的,有土地流轉毀約的,有打工拿不到工錢的,還有孩子輟學不讀書的。
“矛盾糾紛繁多,法治意識淡薄。”邱靖杰與同事們意識到,文鳳村地處后坪鄉場上,如不及時解開群眾的心結、調解好鄰里間的矛盾、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識,不但村民難以實現脫貧,還會影響基礎設施建設、產業發展等。
今年4月,文鳳村法治扶貧工作室應運而生,下設“莎姐青少年維權”“農民工維權”“公益訴訟”三個崗位,促進該村“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”三治融合發展。
村里一名小學生,本來學習成績不錯,可因為是非婚生子,加之家庭貧困,孩子成天一臉愁容,慢慢產生了厭學情緒,輟學了。
“孩子是這個家庭的希望。”檢察官徐紅是“莎姐”維權團隊一員,也是后坪鄉中心校法治副校長。她多次走進這個孩子家中,鼓勵他通過學習改變家庭經濟條件,“最終他回到了學校,臉上也有了笑容。”
75歲的蹇大爺將種糧補貼款存折交給兒子保管,可前不久,老人找到邱靖杰稱一直沒領到錢。經調查,原來蹇大爺知道補助款在兒子那里,但他嫌兒子平時對自己不聞不問,就想借種糧補貼款找兒子的“茬兒”。
“分家不等于分開過,子女要盡到贍養的義務,出門進屋多噓寒問暖。”“后人養兒育女負擔重,養家糊口也很忙,老人要多體諒……”邱靖杰與同事葉新燦給兩邊做思想工作,終于解開父子二人的心結,一家人如今和睦相處。
4月25日,市檢察院、市檢察院三分院、武隆區檢察院在文鳳村聯合舉辦了“莎姐普法·大接力——進鄉村”啟動儀式,給村民講授法律知識,包括農民工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等內容。
邱靖杰介紹,文鳳村還通過選舉成立了紅白理事會、群眾和事會、環境治理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,使村民自治和依法治理統一起來,為齊心協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良好環境。
調解糾紛
5月22日,后坪鄉高坪村辦公樓,代中華與許某的房屋糾紛案在村里的“易法院扶貧工作室”開庭調解。
“這事拖了兩年了。”代中華告訴記者,2017年5月,鄰居許某建房時使用膨脹劑,導致他家的房屋基礎及結構受損成了危房,“雖經鄉、村干部協調,但對方一直未兌現協議條款。”
今年3月,武隆區人民法院在高坪村成立“易法院扶貧工作室”,以智慧法院、訴前調解、訴調對接、便民訴訟等措施化解貧困地區的矛盾糾紛,為群眾提供司法服務。
3月13日,代中華將許某起訴到村里的“易法院扶貧工作室”,開庭調解的結果是,許某須于6月10日前賠償代中華房屋損失費5萬元。
3天后,代中華的危房順利拆除。“這兩年總是擔心危房垮塌,這下終于不用擔心了。現在家門口就能打官司,節約了時間和金錢。”代中華說。
高坪村是重慶法院系統對口幫扶村,村里經濟基礎薄弱,近年來大力發展雪蓮果種植業及特色旅游產業,涉及土地、經濟等基層矛盾糾紛也相對較多,但村民維權意識淡薄,不愿打官司、不知道怎么打官司。
高坪村第一書記、市三中院審判員劉厚勇介紹,“易法院扶貧工作室”配備三名工作人員,法院安排一名工作人員常駐工作室負責日常運營,村委會安排一名人員協助日常運營,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是第一人民法庭法官或法官助理定期值班,負責處理具體工作事務。目前,“易法院扶貧工作室”建立了聽證調解制度、終局調解制度、調解速裁制度,并完善了“易法院”App快速立案、預約上門立案、巡回審判常態化等便民訴訟機制,為村民提供法律咨詢和定期法制宣傳服務。
“讓”出和諧
“弟兄本是同根生,大小事情要商議。讓人一步天地寬,和睦相處才可以。”這幾句順口溜是后坪鄉白石村村主任吳啟合寫給王德祿、王德壽兄弟的,“希望他們彼此讓一讓,和好如初。”
前不久,王德壽修地壩占了哥哥王德祿的地,王德祿找王德壽說理,反被其打傷。為此,二人找到了村里“讓一讓”調解工作室。
調解中,吳啟合建議,王德壽承擔哥哥的醫藥費,王德祿把修地壩的地塊讓給弟弟,兄弟二人握手言和。